谁在驱动今天的“潮流”

潮流是一种集体无意识,驱动它迭代前行的,要么是新的制度,要么是新的技术,要么是新的审美。
文/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上周一的秋夜,杭州木马剧场,第一届文创新势力颁奖礼正在举办。我和城里的几位“文化名人”给十位获奖者颁奖,我们大抵都是一些60、70年代的人,而获奖者均为85后的创业者。
于是,颁奖礼成为了一个“行为艺术”:几乎所有的颁奖者在此之前几乎都没有听说过获奖公司的产品——in、KK...
潮流是一种集体无意识,驱动它迭代前行的,要么是新的制度,要么是新的技术,要么是新的审美。
文/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上周一的秋夜,杭州木马剧场,第一届文创新势力颁奖礼正在举办。我和城里的几位“文化名人”给十位获奖者颁奖,我们大抵都是一些60、70年代的人,而获奖者均为85后的创业者。
于是,颁奖礼成为了一个“行为艺术”:几乎所有的颁奖者在此之前几乎都没有听说过获奖公司的产品——in、KK...
昨天(10月26日)是一位先贤的125岁冥诞,他在80多年前的中国乡村发起了平民教育和社会改造运动并投入了毕生精力,是中国平民教育的先驱,他还将中国的平民教育经验,推广于50多个第三世界国家,令小巴十分敬佩。他就是晏阳初,中国近百年历史上最著名的“社会企业家”。
今天大家就跟小巴一起,通过吴老师这篇文章来了解他、纪念他吧。
相对于“商业企业家”,“社会企业家”是那些为理想驱动、有创造力的个体,他...
如果说美国人总在想如何改变世界,那么中国人想的更多的是,如何适应正在改变中的世界,他们更乐意改变自己的生活,这是商业价值观——广而言之,更是人生观的区别。
文/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如果把互联网看成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那么,他的灵魂萌芽于何处?关于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解释,而其答案的迥异,便构成不同的互联网世界。
在美国,《时代》周刊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认为:今天的个人...
西汉富豪们致富的秘诀是什么呢?司马迁一言以蔽之曰,“此皆诚壹之所致。”就是专心一事,专业经营所带来的。这是商业成功的不朽之理。
——吴晓波
文/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在司马迁的《史记》里有一章叫《货殖列传》,专门记载了西汉初期的富豪――他称之为“贤人所以富者”。前日,闲来无事,算了一下,有二十一个名字,把这些人所从事的产业一一排列出来,突然发现,两千多年前的财富积累好像与当今并无太...
“中国如果没有一班人,肯沉下心来:不趁热,不惮烦,不为当世功名富贵所惑,至心皈命为中国创造新的学术技艺,中国决产不出新的生命来。”
——范旭东
范旭东以书生意气投身商业,日思夜想,全为报国,数十年间惨淡经营,无中有生,独力催孕出中国的化工产业。“商之大者,为国为民”,说的正是像他这样的人。
文/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有一年去塘沽——也就是今年发生了大爆炸的天津港,当地人带我...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对这个社会意味着什么”,这些与商业伦理有关的核心困惑,在当今的中国是一些没有被解答的课题,甚至对它们的直面拷问,仍然是危险的。
文/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为什么在西方文明中,而且只有在西方文明中,出现了一个(我们认为)其发展具有世界意义和价值的文化现象,这究竟应归结于怎样一些环境呢?”
1904年,四十岁的德国宗教社会学教授马克斯·韦伯提出了这个问题...
在今天这个快速淘汰的年代里,人们更容易迷信奇迹,更乐于追求速胜的快感,更愿意当一位日日冲刺的短跑选手,可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人,不应该是这样的。
文/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一
我喜欢的的作家名单中,有一个是日本的村上春树。
村上年轻的时候开了一间爵士乐酒吧,闲暇时偷偷写小说。1979年,29岁的村上春树写出《且听风吟》一举成名。
20多岁写出一部青春畅销小说,并不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
对李嘉诚的争议陷入了泛道德化与唯契约论的陷阱。无论执著于哪一方面,都可能遭到另外一个方面的反驳与证伪,而这一纠结竟可能发生在同一价值观阵营,甚至同一个人的理性判断中。
文/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一
我的一位极有才华的朋友曾受邀为李嘉诚写传记,那是十来年前的事情了。李先生在一张洁白的信笺上,用铅笔细致地写下了两排名字,然后推到年轻的传记作者面前,细声言道:“这些人是你可以采访的。”...
聪明人的特点就是承认人性的贪婪,互相不信任,认为无论是天王老子还是圣贤达人,“绝对的权力必产生绝对的腐败”。
文/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一
独立战争打完后,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就试图建立一家中央银行,可是遭到各州的强烈抵制,理由是,如果中央政府掌握了货币权,很可能将影响到各州的自治。美国从建国的第一天起就是联邦政体,一个州基本宛如一个政府。
但是在联邦党人看来,一个没有中央银行的...
从汴梁城到比萨城,到底有多远?我们已经走到了吗?
2011年深秋,到意大利北部旅行,那里的人说你必须抽出一点时间去一趟比萨城。那是一座非常优雅宁静的小城,距离佛罗伦萨1个多小时的车程。我到了那里,便跟所有的游客一样,直奔比萨大教堂,排队去仰望那个非常著名的比萨斜塔——它已经被维修了整整10年,到了快收尾的阶段。我跟一群五颜六色的人站在下面,想象一下500多年前伽利略在塔顶上往下扔两个铁球的情景,然后心满...
今年年初,吴老师的一篇《去日本买只马桶盖》引爆了国人对中国制造的忧思,7月14日,吴老师应邀深入从2008年就开始推动企业转型的惠达卫浴进行调研,与惠达总裁王彦庆就中国制造转型突围之路进行了深入探讨,两者相遇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文本整理/陈纯丽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有两条路径
第一,转型,即用信息化的手段再造企业内部的流程。
现在全球制造业都面临转型升级,我们国家叫中国制造2025,欧洲叫工业4.0...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变得越来越重要了,那就是"态度"。凡认真思考过的,都值得尊重,凡刻意拒绝的,都不必说服。
文/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一
二十多岁的时候,写过一篇专栏,题目叫《一个春天早晨的敲门声》。
1908年,正在哈佛读二年级的沃尔特·李普曼已经是右翼政治刊物《新共和》的撰稿人,一个春天的早晨,他忽然听到有人敲房门。他打开门,发现一位银须白发的老者正微笑地站在门外,老人自我...
你正在步入一个资产大膨胀的新时代,资本泡沫正变得越来越复杂,你必须积极地去拥抱它,同时忍受它带给你的所有不适和痛苦。
一
上周五,刘强跳楼身亡的耳语已经传遍金融圈,他是瑞林嘉驰对冲基金的基金经理,出生于1979年,之前在期货界颇有点名声。
今年四月,刘强出版一本名为《期货大作手风云录》的自传体小说,书名致敬另一本著名的传记《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后者的传主利弗莫尔是美国20世纪初期最杰出的对...
这个国家真的是这样的吗:屌丝们在优衣库的试衣间里狂欢,中产们在股市的跌荡中沉沦,精英们在王林的会客厅里堕落。
文/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父亲是1950年代末的大学毕业生,自上海交大机械系毕业后,他就应招从军,在炮兵研究所工作,用他的话说,“这十多年里,打了一套家具,生了三个娃”。1978年高考恢复,他以38岁“高龄”考上第一批研究生,进了浙江大学新成立的科学仪器系,很多年里,这个系的招生考分...
在今日中国,信息的快速传播本身,或许能够以“失控”的方式,给予人们以获取信息的自由。技术进步正在加快,如果不能阻止它,我们就努力让它朝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文/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与张一鸣的对话是从一起车祸开始的。
在过去的一年半里,Google的无人驾驶汽车默默往返于旧金山和洛杉矶之间,已经安全行驶了两万多公里,可是在硅谷,人们一直在讨论一道难题——
汽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