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欧洲被分到了小孩那桌,正在被边缘化。”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欧洲人颜面尽失。

德国最大军工企业的CEO,用了一个扎心的比喻:就像大人、父母吃饭,而小孩子只能坐另外一桌。此时的欧洲人,坐在了小孩那桌,正在被边缘化。

特朗普领导的美国政府,自然是“功不可没”。 

2月14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在德国慕尼黑发表演讲。台下的欧洲人,本以为万斯会延续慕尼黑安全会议的传统,围绕欧洲安全、俄乌冲突等重要议题。但他们等来的,却是一场充满“爹味”的批评说教:欧洲背离了基本的价值观,正在自毁长城。

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言

万斯在20分钟的发言中,火力全开,指责欧洲各国的政客在言论自由方面设置诸多禁区,对非法移民毫无招架之力,面对选民的诉求,只顾当鸵鸟,用逃避粉饰太平。他点名了罗马尼亚、德国、英国,勾勒出媒体称为提线木偶,选举被践踏、“政治正确”横行无忌的欧洲现状,暗示欧洲的价值观已经变质,无法与美国对齐。 

这种背刺盟友的举动,让会场陷入可怕的沉默中。接着舆论沸腾,欧洲人震惊、混乱,认为万斯背后的美国,似乎想挑起争端。多个欧洲国家表达了谴责。 

而特朗普的盟友,正带领政府效率部对官僚系统进行大清洗的首富马斯克,则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他在X平台转发万斯的演讲,称万斯正在让欧洲变得伟大,呼吁让万斯担任欧洲主席。

万斯在演讲中,替马斯克“干涉”欧洲政治辩解:如果美国能挺过格蕾塔・通贝里(瑞典环保少女)长达十年的指责,欧洲也能经受住马斯克几个月的影响。

对欧洲官僚主义的痛恨、对X在欧洲遭遇的监管政策的不满、对欧洲左派政策的抨击,这一切构建起了马斯克对欧洲的怨恨。马斯克最看不起的,便是德国现任总理朔尔茨,称他是“无能的蠢货”,应该主动下台。

德国大选即将开始,而马斯克公开支持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并与该党的女主席开展连线会谈。该党反欧元、反移民、反欧洲一体化。马斯克的这些动作,连法国总统马克龙都表示难以置信。

马斯克出现在德国选择党的一场选举竞选集会上

其实,马斯克正在遭遇抵抗——特斯拉在欧洲的唯一工厂就在德国,即便该国1月电动车销量同比上升超过50%,但特斯拉的销量暴跌,市场份额从14%下降到4%。主流观点认为,马斯克对欧洲政治的干预行为引起了众怒,消费者对此尤为反感。不过马斯克似乎并不在意。 

马斯克的选择,即是特朗普阵营的选择。万斯在演讲结束后,就与德国选择党的领导人私下会面了30分钟。德国总理朔尔茨嘴上回击,不接受美国对德国大选的干涉,“盟友和朋友之间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但特朗普政府的外交行动表明,他对欧洲国家的内政事务并不满意,也不在乎盟友的不满。

欧洲的注意力,仍集中在持续快3年的俄乌冲突上。 

尽管特朗普没能兑现其24小时解决俄乌冲突的誓言,但是在2月12日,就乌克兰局势,他与普京进行了长达90分钟的通话,并推进与俄罗斯的谈判事宜。欧洲和乌克兰大为震惊,因为通话前他们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2月18日,美、俄两国代表团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了会谈,美国国务卿以及俄罗斯外交部长等有关人士参与。据新华社报道,美俄就解决两国间的棘手问题、俄乌冲突,达成了四点共识。 

但欧洲以及乌克兰缺席会谈,也引起了争论和担忧。尽管美国随后向盟友们通报了会谈情况,但NYT写道:“从表面上看,这是一场两个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会议,就像现代版的维也纳会议或雅尔塔会议。” 

实际上,在谈判之前,美国已经直言,欧盟官员不会出现在谈判桌上。眼见要沦为旁观者,欧洲陷入恐慌,法国总统马克龙就号召各国的领导人举行紧急峰会,但三小时的峰会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就派遣“欧洲军队”问题,欧洲各方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但各国外长也都宣称,解决乌克兰问题,不能绕过基辅与欧洲。

最沮丧的,当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俄罗斯代表和美国代表正在进行会谈。谈论的又是关于乌克兰,但乌克兰方面并未参与。”他公开表达了不满:“谈判不应该在我们背后进行”。

但是,特朗普并不待见泽连斯基。 

2月初,特朗普希望乌克兰向美国供应稀土等资源,以换取美国对其的援助,给泽连斯基的考虑时间就一个小时。泽连斯基认为这不是严肃的对话,对乌克兰安全无益,所以并没有同意。美国认为泽连斯基的决定“缺乏远见”。

美国总统这种城下之盟式的矿产资源获取方式,被彭博社评论为“其条件之苛刻,就连黑帮分子也会脸红”。

“敲诈式外交”未能如愿,特朗普的攻击和嘲讽便纷至沓来。

在美俄会谈后,他更是直言不讳地:“我非常失望,我听说乌克兰因为没有参加会谈而感到不满。”他还称,一个半吊子的谈判代表多年前就能达成协议,乌克兰本可以做交易,而不会损失太多土地。“你们(乌克兰)已经在那儿待了三年……你们(乌克兰)根本就不该让它(战争)开始。你们本可以做个交易的。”他说道。

字里行间都在暗示,乌克兰应该对这场冲突负责。 

总统先生还贡献了两条谣言。

他声称,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是欧洲的三倍。但实际上,欧洲援助了1380亿美元,而美国则为1190亿美元。他声称,泽连斯基的支持率已经跌到4%。事实上,尽管民众对泽连斯基的支持有所下降,但其支持率还在50%以上。特朗普认为,乌克兰到了重新选举的时刻了,他的这个观点倒是与普京一致。 

图源:经济学人

特朗普的言论引发了西方媒体的批评,NYT称,“特朗普对俄罗斯态度的转变,颠覆了美国数代人的政策”。特朗普在公开场合对普京的钦佩和尊重,与他对德法盟友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目前,欧洲人认为特朗普在缓和与俄罗斯的关系,却把盟友欧洲视为不可信赖的对象。”一家国际咨询公司的总裁说。

除了借万斯、马斯克之口,对欧洲各国的意识形态和内政进行激烈批评,并将盟友排除在乌克兰问题谈判之外,特朗普开启第二个任期后,还对欧洲采取了其他行动。

◎ 第一,领土要求。除了加拿大,特朗普想吞并的领土,还包括丹麦的格陵兰岛。该岛石油等自然资源丰富,地缘战略位置突出。特朗普放出不排除武力控制的言论后,不少欧洲国家都明确反对。

小唐纳德·特朗普曾在1月7日到访格陵兰岛

◎ 第二,关税。特朗普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并且采取了“对等关税”的政策。他还计划在4月初公布针对汽车、半导体和药品的进口关税。欧盟在一份声明中称,将做出反击。声明中还称,美国加征关税,相当于向自己的国民征税,推高企业运营成本,抑制经济增长,破坏了欧盟与美国的贸易伙伴关系。

◎ 第三,要求欧洲国家增加国防开支。特朗普早在首个任期时就对欧洲的防务不满。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在北约的军费开支占比达68%,支出额为9160亿美元,而北约的欧洲成员国支出占比仅为28%。最近,他又希望北约成员国将国内生产总值的5%用于国防开支,这比目前的支出目标高出一倍多。 

欧美存在分歧,而其背后的原因是,在美国优先的战略中,特朗普一直认为,欧洲占了美国的便宜,所以这样的关系,必须得改变。他更像是精明的商人,并不珍视二战后欧洲与美国建立起的关系以及美国在欧洲防务的领导者角色,多次威胁要退出北约,强调欧洲国家应该为该区的安全负责。

特朗普的再次上台,进一步鼓动了欧洲的极右翼力量。

除了德国选择党,极右翼在荷兰、奥地利等国都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到去年年底,在欧盟27个成员国之中,极右翼政党或包含极右翼政党的政党联盟,已经在7个国家掌握执政权。去年欧洲议会选举后,极右翼政党抱团组建的欧洲爱国者党团,其口号便是“让欧洲再次伟大”。

欧洲极右派领导人聚集马德,

提出“让欧洲再次伟大”

整体经济低迷、移民引发的冲突和安全担忧、俄乌冲突带来的压力,造成了欧洲的多重困境。传统主流政党应对乏力,民众信任大减,极右翼思潮开始蔓延,欧洲的政治版图正在被重塑。

“让欧洲再次伟大”的口号与特朗普的意志形成了共振,这也是万斯痛批欧洲盟友的大背景。

正如学者郑永年的分析:

特朗普不是不要欧洲,是不要现在中、左派执政的欧洲。他们对德国、意大利的右派情有独钟,万斯还见了德国右翼政党。特朗普希望重塑欧洲。他们的战略目的,是减少目前的‘自由世界秩序’,强化各国家的主权性质,这一点和欧洲右翼契合。因此,今后几年欧洲“右转”还会加速——既然中、左派没有把欧洲搞好,为什么不让右派试试? 

绕开欧洲,开展美俄谈判,特朗普对盟友们的鄙视又更进一步。 

彭博在一篇评论中阴阳怪气地写道,多年来,欧洲在防务上投资不足,只想搭美国便车,这造成了自身地位的弱化。 

”欧洲已陷入一种境地,它难以想象失去一个无法再信任的超级大国的庇护后,该如何存续”,“在短期内,欧洲可能会发现自己不仅在乌克兰未来谈判中沦为旁观者,且在美军驻欧洲问题以及其他美俄关系问题上也是如此。”

总之,美国与欧洲的关系,进入了新阶段。

话题:



0

推荐

吴晓波

吴晓波

552篇文章 1分钟前更新

财经作家。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大学案例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史研究室主任、客座研究员,“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常年从事公司研究。2007年起出任第一财经频道《中国经营者》栏目主持人。主要出版著作有:《大败局》《大败局2》《穿越玉米地》《非常营销》《被夸大的使命》和《激荡三十年》上、下卷。其中《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激荡三十年》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最佳商业图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