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1世纪的市场竞争不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马丁·克里斯托弗

文 / 巴九灵

东南一隅的厦门,一直被视为一座“小而美”的城市。

已退休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曾对厦门做过一个经典的比喻:

北京是老大,是一个家庭的主心骨,拿主意的;上海是老二,能赚钱的;而广州是老三,闯新路的,是近代革命与改革的起源地;而厦门是中国的“娇女”,她“一面偎依在妈妈的怀抱里,一面伸出两只小脚丫去戏水”,“祖国母亲甚至不忍心让她挑起过重的担子,却又从来不曾冷落过她”。

最早的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区、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试验区、金砖创新基地……如此多“头衔”加持的厦门,和当年同列为经济特区的深圳相比,如今在媒体语境中,却多了一丝“委屈”——时不时地被人调侃一句这是一座“除了旅游外啥也没有的网红城市”。

1989年,建设中的厦门特区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从1980年设立特区至今,44年过去,厦门还是中国的“娇女”吗?

1

制造业与中心化模式

打标签其实挺害人的。厦门,并非一座严格意义上的旅游城市。

先来看一组数据:2023年,厦门接待游客总数近1.1亿人次,创历史新高,旅游总收入1567亿元,稳居福建省第一,但是并没有超过2019年的巅峰期。

即便在2019年,其收入也未能进全国前十,彼时厦门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1.7%,相比厦门2010年8%的占比,十年过去增速并不是很明显,因此厦门很难称得上是“旅游城市”。真正的旅游城市,旅游业占比基本上超过40%——像这样的城市在全国有27个。

奈何老天追着赏饭吃,暖风、海岸线和棕榈树让厦门成为“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和“东方夏威夷”。

事实上,一系列标签的背后,厦门还有实力不俗的制造业:2023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26%,和新加坡的25%相似,略高于杭州。

厦门制造业支柱产业是计算、通信电子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也是本地唯一的千亿产业,发展的起点是世纪初承接了台湾地区的电子产业转移。

不过受大环境和行业周期的影响,近几年经历波折,比如厦门的王牌产业——液晶显示屏,产量占全球10%,2023年的产量为4807万片,同比增长7.8%,但离2015年巅峰时期的1.46亿片尚存差距。

厦门本地自主品牌PC和服务器生产基地

其实从整个电子产业规模来讲,厦门的规模超过3000亿元,看似庞大,但不及深圳的2.52万亿元,苏州的1.34万亿元,以及东莞的9476亿元;而厦门在本省的制造业竞争中,隔壁的泉州以纺织服装、鞋业、建材家居等加工制造业闻名,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腹地广阔,产业集群效应更为明显。

厦门的局限在于,工业腹地实在太小了。厦门分岛内和岛外,厦门岛的面积仅为158平方公里,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时,只划了厦门岛北郊2.5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对台“窗口”,之后才逐渐扩大。

土地匮乏,资源有限,厦门由此构建出了一个独特的“中心化发展模式”,所以长期以来,厦门的旅游资源、民生资源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基本集中在岛内。从2002年开始,厦门开始“跨岛发展”的产业转型战略。尽管如此,厦门的工业腹地依然有限——总共1700平方公里,是1/5个武汉、1/10个北京、1/50个重庆。

因此“中心化模式”另一层含义是:厦门要在岛外集中资源和资金打造“亩产值”极高的高新技术产业,而非占据大量工业用地和劳动力的传统制造业。

在此背景下,这几年的厦门逐渐形成“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在重点发展的产业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布局在岛外,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文旅等产业岛内外互促发展。

从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来看,这些“新质生产力”拉动经济表现良好。上半年,厦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同比增长14%,电子信息产业增长6.8%。

从具体制造业行业看,半导体和集成电路增长12.3%,新能源产业增长13.1%。在2023年,厦门数字经济规模4790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40%。

你可以说厦门的生活很“慢”,但厦门的制造业并不“慢”。

2

被忽视的供应链产业

在资源和资金集中的背景下,除了一些看得见的新兴制造业,厦门的供应链服务产业也成为了厦门支柱产业之一——却常常被人忽视。

所谓的“供应链服务”,指的是帮助一家贸易企业完成采购、物流、仓储、分销、金融等一系列复杂环节。供应链公司有较好的渠道资源,可以获得价格优势,同时又能为企业的采购和下游经销商垫资等。

供应链企业最初能提供三大服务。一是手续性及咨询服务;二是承接产业企业的原材料和成品物流业务,运输、配送、仓储等;三是供应链金融,针对企业的流动资产的综合金融安排,像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票据、库存等。而在2017年国家提出了“供应链创新”,要发展到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的智慧供应链新阶段。

总之,现代供应链服务企业可以用专业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完成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整合与优化。对于外贸商来说,这种服务外包模式省钱又省力,能提高利润率和竞争力。

那么,厦门的供应链产业到底有多厉害?

数据显示,厦门拥有1.7万多家供应链服务企业,年营业额接近4万亿元,仅商贸供应链就贡献了全市差不多13.4%的GDP和14.3%的税收收入。而中国供应链服务四巨头,分别是建发股份、物产中大、厦门国贸、厦门象屿,三家来自厦门。2023年,厦门供应链“三剑客”的总营收超过1.5万亿元,相当于整个希腊的经济体量。

许多人提到供应链一般都会想到深圳。深圳确实是供应链服务行业的发源地。

但问题是,中国规模和实力前十家的供应链公司,深圳只有一家怡亚通。而涉及大宗供应链服务的企业非常少,规模也普遍较小。这是因为深圳大多数供应链企业都是民企,本身缺乏资金,一遇到外部金融市场或产业市场的风吹草动,抗风险能力就比较弱,因此深圳曾出现过供应链公司倒闭潮。

而厦门“三剑客”则完全不同。建发股份、象屿、国贸都是国资控股,资金充足,同时又是较早上市的公司,一直是市场化运作,在治理结构上要优于普通国企和民企。

厦门供应链企业一般会配合房地产和金融业,从而构建出一个庞大且运转高效的国资投资体系,资本长期信心依然存在,能很好地抵御风险。比如202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6%,厦门却逆势上涨33.8%。

厦门象屿保税区现代码头建发物流集装箱堆场

从厦门GDP的构成来看,制造业占比26%,基础性行业占20%,旅游业占12%,而供应链、房地产、建筑业、金融业加起来占42%。所以崇尚“慢生活”的厦门,其实是一个充满金钱和欲望的城市,这也催生了厦门的“总部经济”,加上中心化发展模式,相较于“能不能成为第二个深圳”的讨论,厦门的产业结构倒有点像第二个新加坡——第一产业忽略不计,制造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占GDP总量的25%和65%以上。

3

第二个“新加坡”?

厦门对标新加坡的理想很宏大,但实现起来估计要很长时间,不管是制造业、旅游业或多或少存在局限性。不过,7月中旬的三中全会《决定》在“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中提到,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和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

这句话似乎是给厦门“量身定制”的。那么,厦门为什么具备全球化区域中心的“条件”?主要有两点。

▶▷其一是厦门有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潜力。

厦门港在清末是全国第一批通商口岸,1773年美国“波士顿倾茶事件”中的那艘货船就是满载着茶叶从厦门港出发的。

相比泉州港,厦门港陆向腹地并不大,但海向腹地却非常开阔,辐射整个东南沿海和东南亚,因此厦门港很早就被西方人视为全球数一数二的良港。这就决定了厦门经济结构一开始就是围绕着航海和外贸形成的,很少依赖土地财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厦门作为海岛型贸易城市的成功崛起,是香港和新加坡的前身。

在全球化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出现新变化的背景下,厦门更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到了2012年,国务院发文支持厦门加快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厦门成为国家确定的第四个国际航运中心。

2014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如今十年过去,厦门成为重要的节点城市,因为它是全国唯一能够实现“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无缝衔接的城市。

一个在厦门满载货物的集装箱,它可能来自制造业发达的晋江市,向东入海,进入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向西则通过“中欧班列”横跨欧亚大陆,连接中亚和欧洲。

与此同时,厦门港也赶上产业智能化的列车,物联网、5G技术、双通道卫星定位等技术,使其成为全球首个第四代自动化码头,大大提升了效率,吞吐量排到了全国第七,也一跃成为世界第十四大集装箱港口。

例如,“海丝”厦门—马尼拉电商快线,海运时间被压缩到2天。一双福建产的运动鞋,出厂后发往菲律宾,再到摆上电商货架,总时间已被厦门控制在一周以内。

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如今厦门空中航线能通达177个国家和地区,海运航线通达54个国家和地区,空港、海港、铁路、公路枢纽等设施和集疏联运系统建设不断完善,逐渐形成四大供应链物流枢纽。

这还有另一层重要意义——厦门作为“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地区,具有全球供应链资源配置和流动的先天优势,正推动国际和国内两个循环在厦门连结打通,打造双循环节点城市。

厦门港轮船往来繁忙

▶▷其二是两岸融合下的产业和金融潜力。

在第一批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中,厦门是唯一因台而设立的经济特区,被赋予了很多特殊的对台政策。

毫不夸张地说,厦门之所以能发展起来,台商和台资起到决定性作用,厦门的产业电子和集成电路,就是当年台湾企业转移过来的,它们构成了厦门制造业和外贸的基本盘。

到了2021年,厦门已引进超过20家台湾百强企业,累计使用台资117亿美元,台企工业产值约占厦门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4。

台资和台商带来的不仅仅是产业的融合,还有金融机构,而想成为一个全球化区域中心,推动资本商品的自由流动,发展金融业必不可少。

2010年,国务院批准厦门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此后大量的台资和两岸合资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入驻厦门。厦门还在尝试扩大两岸货币双向兑换范围,促进两岸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落地。

厦门与台湾两地金融业的不断融合,也带来了厦门金融和服务业的迅猛发展。数据显示,厦门金融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15%增加至2021年的20%。

与此同时,大宗贸易天然维持厦门大宗贸易供应链的优势,又需要金融的支持,这使得厦门成为少数推动支持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的城市。

这些前置条件,让厦门完成从最早的“小岛思维”到“跨岛思维”的转变,也决定了厦门企业要不断地“走出去”和进行供应链层面的现代化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像厦门建发这样的世界500强大型企业,更要做好带头作用,在外向型经济中扮演好战略性角色。

2020年,厦门成为第一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在随后的时间里,厦门逐步提出了扶持数字供应链、培育供应链强企的方案,包括3家国内外行业领先的供应链核心企业集团、6家千亿级骨干企业、80家百亿级重点企业、5家5A级供应链服务企业,配合着打造国际一流航运中心的战略,厦门想成为亚太地区供应链核心枢纽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厦门并不会像中国其他城市那样成为“出海供应商”,而是在未来扮演一个大号的“出海服务商”,无论是物流供应链枢纽中心的打造,还是培育大量的供应链服务商。

“安得此身脱拘挛,舟载诸友长周旋”,或许只有走出去,才是突破限制的最好方式。品牌出海一时间苦难重重,但中国供应链及服务出海,却是手能够得到的“重中之重”。

正如英国管理学家马丁·克里斯托弗所说:“市场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21世纪的市场竞争不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9月9日,由厦门建发集团主办,巴九灵和建发会展集团承办,建发股份、建发旅游集团、激荡商学协办,联合中日欧美各国专家、出海头部企业与行业研究学者共同发起2024出海高峰论坛。

本次论坛将以护航全球为主线,聚焦全球化策略和出海方法论两个板块,从宏观展望、趋势分析、区域政策、供应链出海经验、创新机会、资源对接等多维度,为中资出海企业提供视野、落地、资源的全方位学习与对接机会。

届时,财经作家吴晓波,香港中文大学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法国桥智库(The Bridge Tank)主席周瑞Joël Ruet,《供应链攻防战》作者林雪萍等众多国内外顶级专家学者与企业家将共聚厦门,解读出海最新风向,助力中国企业出海。也欢迎你的加入。

 

话题:



0

推荐

吴晓波

吴晓波

513篇文章 5分钟前更新

财经作家。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大学案例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史研究室主任、客座研究员,“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常年从事公司研究。2007年起出任第一财经频道《中国经营者》栏目主持人。主要出版著作有:《大败局》《大败局2》《穿越玉米地》《非常营销》《被夸大的使命》和《激荡三十年》上、下卷。其中《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激荡三十年》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最佳商业图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