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5月8日开始的一周里,我会跟这些读书人朋友聊几次天。欢迎你来我的视频号直播间围观旁听、参与讨论。
 
 文 / 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那天,我给他们一一去了微信,告诉他们,吴晓波频道即将七周年了,想在一起聊次天,顺便做一场直播。他们都很快地回复我,答应了。
 
他们是秦朔、许知远、何帆、姜鹏、施展、管清友、蒋昌建和周斌。
 
 
为什么是他们,我也说不清楚。只是觉得跟他们在一起,聊一会儿天,至少是一件愉快而不太有隔阂的事情。我不是一个很会聊天的人,希望到时候,他们能说得更多一些。
 
聊些什么呢?到我写专栏的此刻,还不知道。
 
 
 
 
这几个人中,我认识最久的是大学同学秦朔,35年了。他是我们班里的学霸,毕业时跟我一起保研,然后又一起放弃了。他主编过《南风窗》《第一财经日报》。2017年终于下决心离职,现在打理“秦朔朋友圈”,每次发的文章又长又硬又严肃,几十年的秉性估计是改不了了。
 
许知远终于活成了他最不愿意成为的“网红”,这一点,我特别高兴,因为多年来他“吐槽”过我的话,现在都可以“打包快递”还给他了。我们认识于2003年,他的发型、白衬衫和牛仔裤,都没有换过。我帮他出版过两本书,还一起投资了从来不分红的单向街书店,我们几乎没有正经地谈过一次话。
 
 
何帆、管清友和周斌,是我的财经学界朋友。在我认识的当世经济学家里,文笔最好的三位,分别是张五常、周其仁和何帆,何帆最年轻,也最潇洒。他现在常居上海,应该会有点寂寞。管清友是中生代经济学家里最好的之一,我的年终秀常客,连着来了四年,讲冷笑话的能力年年见长。周斌是一位财富管理专家,现在管着恒天财富。
 
 
姜鹏和蒋昌建,是我的复旦校友,而且都还在母校教书,一位在历史学系,一位在国际政治系。姜鹏是朱维铮的学生,讲中国通史,有钱宾四的风范,宽处跑马,密处容针,一鞭横扫三千年。蒋昌建的白发生得早,出名也早,年纪大一点的可能记得当年的新加坡辩论赛,80、90后们认得他,大概是因为《最强大脑》。
 
 
几个人里,只有施展是这两年才结识的。我先是读《枢纽》,然后才知道他。施展在北京有一个跨学科的小圈子,据说已经在一起十年,每个季度聚一次,讨论一个元命题,这听上去很“民国”。
 
他们跟我一样,在时代里,在时代外。
 
 
 
 
在创办吴晓波频道前,我已经经营蓝狮子财经出版十年。那是一段很安静的岁月,每年编书、写书、开专栏,与书房外的世界若即若离。办频道后,骑到了新世界的背上,也被新世界虐到手忙脚乱。
 
 
 
我的这些读书人朋友,这些年里,也在各自的命运里变幻着陌生的角色。
 
七年前,他们大概都跟我一样,坐在安静的书房里。现在,他们走到了公众面前,走到了镁光灯下,甚至站到了脱口秀的舞台上。他们有自己的自媒体和知识产品,有喜欢他们的“粉丝”,有的像我一样办了公司,还拿了风险投资。
 
当然,他们还在做学问、写书、授课,是各自领域里最活跃和敏锐的那一部分。与民国的那一代读书人相比,现在的我们显然有更多的读者、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扎实的学理体系。同时也可能与商业更加地贴近和友好,在某种程度上也更加富足。
 
只是,我有时候在想,如果有一个平行世界,在那里,我们跟梁启超、胡适、傅斯年、陈寅恪、梁漱溟或冯友兰碰到了一起,到底能聊一些什么。他们是会羡慕我们?还是会鄙视或训斥我们?我们到底在他们开拓出的那条路上又走出了多远,再或者,根本就走在另外一条路上。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济问过的问题,他的儿子到了晚年还在问,到我们这一代,它的回答又是什么呢?
 
 
 
 
我们在一起,也许会不由自主地讨论这些话题:
 
◎ 你喜欢这个时代吗?
 
◎ 你对现在的自己满意吗?
 
◎ 破圈、扩圈或出圈,对于读书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 你是更勇敢了,还是在变得懦弱?
 
◎ 财富和世俗的名誉,对学问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 学术与权力世界和商业世界的边界是什么?
 
◎ 我们与读者是更近一点好,还是远一点好?
 
◎ 我们在身份的意义上已经独立,然而思想的独立是否还存在?
 
◎ 我们在安静的书房里还能沉浸地思考多少时间?
 
◎ 对于这个国家和时代,你还有哪些欲言又止的话?
 
所有的这些话题都与阿马蒂亚·森所谓的“身份的焦虑”有关,我们的这次聊天将从这里开始,在这里结束,答案也许在风中飘。
 
托尼·朱特写战后那一代法国知识分子,用的书名是《未竟的往昔》,意味深长而无比惆怅。他说,那是一些“被困在时间舱里的人们,是被认为早该消亡的物种”。他还说,“爱法国的唯一方式就是恨其现在的样子”。
 
讨好或迎合,永远不是一个成熟人应该有的姿态。让我们在5月的某几天,坐在一起认真地聊一会儿天。你来旁边静静地听。我们看不见大家,但是知道,你们一直在。
话题:



0

推荐

吴晓波

吴晓波

488篇文章 5分钟前更新

财经作家。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大学案例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史研究室主任、客座研究员,“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常年从事公司研究。2007年起出任第一财经频道《中国经营者》栏目主持人。主要出版著作有:《大败局》《大败局2》《穿越玉米地》《非常营销》《被夸大的使命》和《激荡三十年》上、下卷。其中《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激荡三十年》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最佳商业图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