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匕首插进骨肉,疼痛会让你清醒。”
文 / 巴九灵
如果一觉醒来,你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甲虫,你会做什么?
尖叫?哭泣?或许什么也做不到——那是人才能完成的动作,你最多只能在恐惧中艰难爬行。
或许你会说,我为什么不能变成一只狗或者猫?实在不行变成峨眉山的猴子,随时准备下山抢香蕉?那样随心所欲又美好
可这不是现实生活的映射,变成甲虫,这是卡夫卡在《变形记》中的想象。
在他的笔下,变形是一场现实而又荒诞的悲剧——循规蹈矩的公司职员格里高尔,一人工作,供全家生活,然而变成甲虫。再也不能赚钱给家里后,家人一改过去慈善的面孔,变得冷漠,嫌弃憎恶他。
最终格里高尔在孤单和痛苦中饿死,死去时,父亲砸向他背上的苹果,也和他一同腐烂在这个世界。
这篇小说,是卡夫卡最具有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之一,影响了马尔克斯、村上春树等一众作家。,6月3日是卡夫卡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
今天让我们用一篇文章的篇幅,走进这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的世界,也走进当代人最真实的困境。
1
从痛苦中醒来的清醒者
1883年7月3日,卡夫卡出生在奥匈帝国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出生在农村,早期生活艰苦,服完兵役后选择经商,成为一个小有财富的商人,这也造就了卡夫卡父亲,独断、专制的个性。所以卡夫卡从小是在父亲的绝对权威,和打压式教育中成长起来的。
而他当时所处的时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萧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器轰鸣,碾压了传统的农耕文明,时代的洪流涌动下,人之为人,“不再为人”。
种种因素造就了卡夫卡的孤僻和痛苦,如果卡夫卡是个大字不识的人,或许他也能麻木又平淡地死去。但偏偏他18岁就成了一位大学生,学习文学和法律,还受到了尼采、柏格森等哲学家的影响。他清晰地感知且认识到了,隐匿在普遍现实背后,残酷的真相。
如同尼采的主张,要“重估一切的价值”,他开始怀疑当时的社会价值和伦理体系,对人发展的禁锢,就像马克斯·韦伯对现代社会的描述是“钢铁牢笼”。
人们在规定的框架中生活,个性和自由被磨灭,在“应然”的生活状态下,我们丧失了反抗和批判的精神——当然这也正是规则和制度的目的。
他开始思考工业化进程下人的异化,人们被工具理性支配——追求效率最大化,而漠视精神价值,在这种状态下,亲情和爱情也被利益迷晕了眼,如同《变形记》中的甲虫家庭。
而无论是关于现代社会,还是人性的看法,和我们所处的时代还有生活状态都没有本质的区别。
我们在社会制度的管理下,循规蹈矩,读书、工作、结婚、生子,然后等待老去死亡的那一刻,生活的压力让我们很少有时间去思考,人的价值和意义。
如同最近很火的一句歌词“月亮月亮你不懂,六便士它到底多重”击中无数现代人的内心。
他对现实真相的认识,悉数反映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比如《诉讼》中的银行职员K,突然被某个法庭逮捕并判以死刑,然后在采石场像“狗一样”被处死了。至死,K都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
在卡夫卡的作品中,某个法庭或许并不是“国家机器”,而是在“国家机器”管理下,大众给自己和他人戴上的“紧箍咒”——从外在管理变成“自我管理”。
2
100年前的“世另我”
但和那些高声宣扬主张观念的哲学家又不同,从小所受到的“压制教育”和生活的约束,让他并不敢高声,表明内心意志。更让他痛苦的是他看透现实的溃烂而又无力改变——甚至也没有其他“救世主”能够改变,作为时代难得的先知者,他只能在清醒中沉没。
所以对卡夫卡而言,文学创作是他能尽的最大反抗,在荒诞的文学想象外,卡夫卡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公司职员。
如同我们现在的大多数人,过着每天朝九晚五的职场生活——当然他的真实工作时间,是早八点晚八点半。
在严格的工作制度下,他逆来顺受地过活,被恼人的上司和工作折磨了,也只能在日记里写下:我坐在办公室里,这是个冒着臭气、折磨人的工厂,里面没有一点幸福感,这不是工作,而是腐烂。
而第二天卡夫卡又会穿着西装,打好领带,走进办公室笑脸相迎每一个人——不如爽快地递上辞呈呢?
卡夫卡说:我没有能耐,恐怕我会因为失去这份工作变得更加不堪吧?和我们的处境多像——英国诗人奥登因此这样评价:“卡夫卡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现代社会很多人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视卡夫卡为“精神导师”,将他的话标榜为“人生信条”。
比如“我最擅长的事,就是一蹶不振”,“一切障碍都能摧毁我”,“我最大的能耐就是躺着不动”……
活生生现代人生活状态情况一览,然后我们留下评论感叹一句“世另我”。
3
卡夫卡的第二种选择
在卡夫卡的小说中,他塑造了无数像他一样,被困在荒谬世界中的小人物,他们在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他们向往明天却找不到出路,想要反抗却无从反抗。
而在这种状态之下,往往会有两种选择,第一种生命态度是陷在泥潭中,渐渐地享受泥潭带给你的窒息和绝望,最终你成为绝望的一部分,如同我们当下所戏谑的那句话“世界以痛吻我,我痛死”。
第二种生命态度,就是承认这种绝望和荒谬,同时努力地去反抗它。卡夫卡显然选择了后者,他承认现实的残酷,因此写下了很多沮丧的话,乃至这些话被现代人视作“金玉良言”,但他也讲过一些激励人的话,他说“障碍是有的,而且是永远有的,但是生命正是由同这些障碍打的交道组成的”。
卡夫卡并不是一个完全的悲观主义者,或者说我们可以将之分解为思想上的悲观者,生活中的前行者。
他因为不喜欢保险协会的工作而又无法辞职,就在下班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为此经常熬夜到凌晨两三点,他创作短篇小说《判决》,只用了一夜。
当然,他的本职工作也做得很好,14年没有离开过岗位,在为工人争取理赔时,还会贴心地素描出工人们的受伤情况。
无论是朋友还是爱人——他三次订婚又三次退婚,人们对卡夫卡的评价都是:一个礼貌且生活乐观的人,如同卡夫卡的很多肖像所展示的那样:拾掇得干净整洁的青年形象,黑礼帽下的眼睛,坚定有神,嘴角噙一抹微笑。
4
左手感受,右手记录绝望
在卡夫卡离世前,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或许是他一生状态的写照。“如果你在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就应该用一只手拨开,笼罩着你命运的绝望,同时你可以用另外一只手,草草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因为你和别人看到的不同,而且更多”。
这句话我们或许可以理解成,用左手感受绝望的重量,用右手记录绝望的深度,痛苦没有一刻离开过他,但他也未在痛苦下迷失沉沦,而是用文学创作反抗和记录现实,所以一百年后,我们才能得以知道,那个时代的“世另我”和“前人嘴替”。
这或许也是卡夫卡,在意识和现实的矛盾中挣扎时,得以自洽的力量所在。
卡夫卡的困境是现代人的困境,他的处世哲学又何尝不是现代人的处世哲学,很多年轻人,都是在口头的“颓丧”和行动的“奋进”中,给自己设立现实和理想的缓冲带,卡夫卡的另一面,也是现代人生活图示的另一面。
今天我们仍要认识卡夫卡的意义,或许并非是要从他身上,找到应对现代困境的“解决办法”,而是让我们更能读懂自己的现状,避免成为时代中绝望的一部分。一百年前世界只有一个卡夫卡,而一百年后的“卡夫卡”可以亿计数。
我们每解读一次卡夫卡,其实都是在剖析最鲜血淋漓的现实生活,刺穿现实加诸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保护色”,正如余华对卡夫卡的评价“卡夫卡有着长驱直入的力量,仿佛匕首插入身体,慢慢涌出的鲜,是为了证实插入行为的可靠性”。
只有当匕首扎进骨肉引起刺痛,我们才能分清是现实还是梦境,而不至于在荒诞的现实中,麻木活下去。
谨以此文,致敬卡夫卡也送给处于“Kafkaesque(卡夫卡时刻)”的每一个你我。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