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文/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最近经常听到一个说法,叫做“颜值即正义”。即在这个时代,一个人长相好不好看,实在太重要了。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丹尼尔·哈默迈什教授曾写过一篇论文,叫做《颜值和劳动力市场研究》。
丹尼尔教授认为,在我们的组织行为学中,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只要涉及面试,哪怕是附照片的筛简历环节,应聘者的颜值就分分秒秒在影响应聘结果。更惨烈的真相甚至是,通常在面试开始的第一分钟,面试官就已经做出了决定。
![](http://pic.caixin.com/blog/Mon_1707/m_1499045249_lGANpS.jpg)
如果碰巧遇到自我监控能力高的领导,他会对下属的颜值要求更高,认为颜值是能力的信号。比如,从一个人健硕的体格可以猜出他在健身上的自律和投入,起码是个自我管理挺强的人,或者按经济学思维,从一个人的外表看出他在维护形象上投入的成本。
为了验证丹尼尔教授言论的真实性,我查阅了两份调研报告:
第一份来自美国的《新闻周刊》。
《新闻周刊》调研了8000多位MBA毕业的学生,发现英俊男性的收入比普通男性平均高出5%,漂亮女性的收入比普通女性高出4%。
他们还请雇佣这些毕业生的经理对其身上的特质按重要性由高到低进行排序,结果显示,工作能力和经验位居第一,自信排在第二位,外貌排在第三位,曾就读哪所学校排在第四位。也就是说,外貌排在了教育之上,长得好看似乎比成绩优异更重要一点。
![](http://pic.caixin.com/blog/Mon_1707/m_1499045257_vowbpM.jpg)
第二份来自上海社科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和北大中国社会科学调查。
他们将全国25个省市中的1万个年轻人,按相貌由丑到美划分为1-7档。数据显示,处于第4档,即长相一般的人,只占14%;相貌处于第5、6、7档,即一般以上水平的样本占了84%;而最美的样本,即第七档占比20%。也就是说,在人群中比较好看及最美的人占了绝大多数,而长相一般的人只占很少一部分。
调研结果有两个:
首先,在工资水平上,长相好看的人比长相一般的人高出15%。这个数字与美国《新闻周刊》的数据相比,似乎说明在今天中国是一个更看重颜值的社会。
![](http://pic.caixin.com/blog/Mon_1707/m_1499045257_HzqJkL.jpg)
但是,在收入这件事上美貌并不总是那么管用。
第一个维度是行业。
调研显示,“颜值”只适用于低收入行业和低学历人群。在此范围内,高颜值的人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收入也会提高7%。但在高科技行业和高收入群体中,高颜值并没有给他们带来额外的机会。
比如,在高校和科研机构里,长相好看的人比长相一般的人,工作收入差距上下幅度只有0.7%。也就是说,没有人会因为你长得好看而聘用你为正教授或者提拔你为技术总监。
第二个维度是管理岗位。在管理职位上,一个人的收入和他的相貌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http://pic.caixin.com/blog/Mon_1707/m_1499045264_Feidya.jpg)
所以,颜值是正义,但颜值不是最后的正义;颜值是第一印象,但颜值不是最后的印象。一个人在社会上有无成就,能否受人尊重,还得靠自己的努力获得。
最后讲一件亲身经历的有趣的事情。
几年前,我曾与阿里巴巴的马云碰面。谈完事情后,我们相继走进电梯,马云同学在电梯里询问:“你们是哪所大学毕业的?”答案有:北大、哥伦比亚、复旦、新加坡理工大学。他听完开心地笑了,自言自语道:你们知道全世界最好的大学是哪一所吗?是杭州师范大学。马云同学就是从那所大学毕业的。电梯还在上升,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
所以,在这部电梯里所谓的“正义”到底是什么?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