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道,无论中国还是伊斯兰教社会,政府的权力太大了,使富有的非统治者不能享有任何真正的安全。因而,最成功的商人面临的一个永恒的问题是――在哪里再投资他们的利润。他最后说,“中国商人对任意征收的恐惧始终挥之不去”。正因此,司马迁的第三段话就如幽灵般的出现了:大凡在工商业中赚了钱的,马上转身去购买土地,是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言论至此,读者应该明白,在千年中国,土地其实不是由泥巴构成的,它是一种“类...
上,第一句就是,“于丹讲完,让我讲,不是害我嘛。”散场的车上和聚餐时,她一直耿耿于怀。我只好安慰她说,当今世上,于丹讲完,无论让谁接着上,都是害那个人。 --中国海外交通博物馆名气很大,采购了十来本书,都是很难买到的中古海运经济专业书。喜甚喜甚。 --宋元时期,泉州是亚洲第一大海港。元代的“帝国首富”是一个阿拉伯后裔,名字叫蒲寿庚,此次在海交馆找到一些他的材料,颇喜。 --最喜欢泉州之处,是那里对宗教...
吴晓波财经作家。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大学案例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史研究室主任、客座研究员,“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常年从事公司研究。2007年起出任第一财经频道《中国经营者》栏目主持人。主要出版著作有:《大败局》《大败局2》《穿越玉米地》《非常营销》《被夸大的使命》和《激荡三十年》上、下卷。其中《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激荡三十年》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最佳商业图书”。